IN-PLUG® Series, PFC(功率因数校正)

结果:
1
Manufacturer
Series
Operating Temperature
Qualification
Package / Case
Frequency - Switching
Voltage - Supply
Mode
Grade
Mounting Type
Current - Startup
Supplier Device Package
结果1
搜索条目:
IN-PLUG®
选择
图片产品详情单价可用性ECAD 模型Mounting TypeOperating TemperaturePackage / CaseSupplier Device PackageGradeFrequency - SwitchingSeriesModeCurrent - StartupVoltage - SupplyQualification
IPS101C-SO-GLF-T
IC PFC CTRLR CCM 300KHZ 8SOIC
联系我们
数量
联系我们
PCB Symbol, Footprint & 3D Model
Surface Mount
0°C ~ 70°C
8-SOIC (0.154", 3.90mm Width)
8-SOIC
-
300kHz
IN-PLUG®
Continuous Conduction (CCM)
100 µA
85V ~ 265 VAC
-

关于  PFC(功率因数校正)

功率因数校正(PFC)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半导体器件,专门用于在交流电路中调整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以接近零。这种对齐有助于优化功率因数,即电路中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功率因数校正有几种不同的模式或技术,每种都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特性。这些模式包括平均电流模式、边界导通模式、连续导通模式、临界导通模式、电流控制频率回折、间断模式以及可调频率开关的间断导通模式,其频率范围从6kHz到1.7MHz不等。 平均电流模式控制技术常用于功率因数校正应用中。它调节平均电感电流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并保持稳定的输出电压。该模式在各种负载条件下都提供良好的效率和稳定性。 边界导通模式控制是另一种广泛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它允许功率转换器在连续导通模式和间断导通模式之间切换,取决于负载条件。该模式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电流纹波。 连续导通模式控制确保电感电流在整个开关周期内持续流动。它提供更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性能,但可能导致较高的导通损耗。 临界导通模式控制在电感电流在下一个开关周期开始之前达到零的临界导通点操作。该模式可以最小化开关损耗并提高效率。 电流控制频率回折模式根据负载条件调整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整体效率。 间断模式和可调频率开关的间断导通模式具有减少开关损耗、改善瞬态响应以及调整开关频率的灵活性等优点。 总而言之,功率因数校正(PFC)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在交流电路中调整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功率因数校正中使用的不同模式或技术具有各种优点和特性,可在不同的应用中实现提高效率、稳定性和功率管理。